市总要闻 当前位置: 工会要闻 > 市总要闻 >

“书香工会”•好书共享⑨此心安处是吾乡——重温鲁若迪基诗集《一个普米人的心经》有感

来源:丽江市总工会 发布时间:2023-11-18 11:57:46 点击: 0

图片











图片

6年前的初冬,我有幸与鲁若迪基、陈洪金、马海诸文友结伴而行,前往怒江大峡谷参加云南省作协主办的滇西笔会,获赠鲁若迪基先生出版不久的诗集《一个普米人的心经》(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手捧这部精美的“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我在旅程中草草读了一遍,感动不已,恨不得马上写篇读后感。无奈,后来我被种种俗事缠身,加上怕自己才疏学浅,对声名常见经传的鲁若迪基先生的著作不敢妄评,便渐渐遗忘。前几天,我在丽江参加一个文学会,会上偶遇鲁若迪基先生,突然想到那本尘封的书,回家翻箱倒柜找出,弹去尘埃重读其大作,掩卷之余,得到新的不少收获。温故知新,出于对这位丽江乃至中国少数民族文艺界领导的敬重,恕我用“领导报告体”把读书心得作如下归纳。

首先,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著名作家叶梅说:“鲁若迪基用他的诗为自己的民族作了代言,他让普米族这个民族的名字更加响亮,也使得京城和四面八方的人们更多地领会到这个名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摘自《穿过拉梦的河流》)以《小凉山很小》蜚声文坛的鲁若迪基先生,虽然其身材高大,但其人并不狂妄;其诗如其人高大上,且狂飚,但其人以其平淡中显真情。胸藏文脉怀如谷,诗如其人,他的诗集开篇《永远的孩子》“我不是吃水长大/我是吃奶长大/母亲的孩子/我也是梦幻天空的孩子”看似平淡无奇,接着“曾吮吸/月亮和太阳的乳汁/我更是自由大地的孩子/常把山头/含咂在嘴里/即使有一天老了/只剩下一把骨头/我也会在大地的子宫/长——眠”,真是气势不凡、磅礴如虹。更加可贵的是,读到这个“孩子”永远热爱天地日月,是自然之子的深情剖白。当然,他的诗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处处流露出爱国、爱党、爱家乡、爱亲人的人间大爱情怀,其中,《悬崖边上的母亲》“有了儿女/母亲开始了/一生的牵挂/怕风吹着冷/怕雨淋着湿/怕雪下着滑……”把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含辛茹苦的母亲的伟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而《父亲的马帮》《想起父亲》等篇章,通过对比手法,把走茶马古道父亲平凡而不凡的形象刻画出来。大爱无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严父慈母爱无边,爱要大声说。随后,他饱含情感地吟唱:“当别人把钱当作祖国/我却乞丐一样/把祖国当作一枚金币/揣在自己心怀。”这是一颗赤子之心向《祖国》。而《中南海的声音》“总是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一个声音/从中南海响起/无论洪水肆虐/还是冰雪南中国/中南海的声音/总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诸如此类,不一举例。除了生活积累苦吟外,最主要的是家国情怀这条红线织密了文集。

其次,两个结合交叉等高线高挂。尽管每个人的诗观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我理解的诗眼是语言和修辞,虽然说有些批评家不一定苟同。鲁若迪基先生出生的丽江小凉山,是一个多种民族聚居、人神共居和绿水青山都是诗的神奇之地,因而他会娴熟地说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通过不懈努力,把少数民族语言天赋转化为优美的文字,其汉语水准同样炉火纯青,从而捍卫了少数民族诗歌没有被边缘化的尊严。如《神的模样》一诗中说:“每天清晨,父亲洗完脸/就开始烧香敬神——果流斯布炯/阿达贡森格嘎/日果落帕石窝/宜底嘎琼嘎/木多瓦擦/噶佐噶呆……”这是汉字写出的神秘的普米族语言。而《打折》《圆明园》《兵马俑》等章,由于是诗歌“心经”,无不言简意赅语言凝练,以《兵马俑》为例:“只要说一声‘统一’/这些秦的士兵/还会醒来”,3行16个字写出兵马俑,除了粹炼精悍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还无声向读者昭示了诗人对汉语娴熟驾驭能力。鲁若迪基诗集的另一只眼睛当然是修辞,修辞不是文过饰非华丽词藻的堆砌,而是人靠衣裳马靠鞍诗靠辞。“如果不是碰到清凉/我真的不相信/这是一条河/如果不是蓝天的流云/在河里梳妆打扮……”(摘自《清凌凌的黄河》)一个“梳妆打扮”道尽扮靓黄河之美,简直是神来之手写就的点睛之笔。诗集中这样遣词造句信手拈来的例句俯拾即是。由于语言和修辞完美结合,其诗集与《诗经》一脉相承,读来不仅让人朗若星辰心旷神怡,且让人手留余音、余音绕梁、不忍释卷。

第三,三个显著特点,即艺术性、哲理性、思想性平行线横亘。与口水诗、歪诗、淫诗相比,与诗坛争议不休的“羊羔体”“梨花体”等对照,鲁若迪基先生的诗挟着山野气息,呈现出了另一种较为高雅和真性情的艺术性,即浓郁的个体叙事,把诗人丰满情感和深刻思想展现出来,观照着精神力量、内在价值和艺术品位。“在梵高的故乡/向日葵很普通地站在野地里/瘦长的身/细长的脖子/低垂的的头/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个伴/在梵高之前/它们就是这个样子……”这首《向日葵》艺术展现出梵高画之高明,给予读者仿佛见诗如见画,朦胧美和现实骨感融会贯通。余味无穷的哲理性就是鲁若迪基诗作的另一特点:“草尖上的梦/只要一滴露/树枝上的梦/只要一阵风/纸上的梦/却要一生的血”这首《纸上的梦》,道出了写诗要一辈子投入,而且得呕心沥血,是得用搏命去写,要有“不到黄河不死心,不撞南墙不回头”毅力,进而透出凡事只有用毕生之力才会梦想成真。应当说,一个诗人同时也是哲学家,鲁若迪基做到了且做得太好。与所有优秀诗人一样,鲁若迪基诗歌还有着一个让人另眼相看的普遍性特质,那就是闪动着思想火花和光芒。《种苦荞的人》先平铺直叙小凉山苦荞怎么种,然后话风一转:“……我忧伤的诗/在铅灰的云层里飘荡/一茬茬的苦荞啊/一茬茬的人/多少茬的苦荞/才能养活多少茬的人啊/叹息声里/种苦荞的人/默默地咬了一口荞饼/不急于吃下去/而是默默地嚼着/好像 他嚼着的不是荞饼/而是从太阳上掰下的/一块什么”到底掰下了什么?不言自明,千人有千种答案,让人无穷思索。而《雷锋》写道:“你只活二十二岁/却让所有活过你的人/每长一岁/心里就隐隐惶愧”到底惶恐不安什么?愧疚什么?同样叫人扪心深思。由诗篇对照书名《一个普米人的心经》,佛教的精髓《心经》包涵着博大佛理,据说教徒在苦恼时诵《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内心能推动轮回并平静下来,“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以其度一切苦厄的强大思想性起到救世济世之功。鲁若迪基的诗集,我不敢说有如此大的量能,可有一点是肯定敢说,它的诗集从整体性来说,有着《诗经》和先秦诸子百家遗韵,具有当代诗歌标杆性,其闪现出的积极向上正能量思想火花,这就是诗界的《心经》。它必将点燃熊熊烈火,在这个冬季可以取暖,照彻黑夜里负重前行的人,从诗歌家园里找回初心。我恍惚看到,鲁若迪基如朝圣路上的教徒,边用母语吟诵《一个普米人的心经》,边停下再用汉语念念有辞:揭谛揭谛,波罗揭谛……这让我在新冠病毒疫情阴影下,拾得几颗诗歌“舍利子”外,如浮云般躁动的心也得到皈依,心如止水静若安澜,仿佛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

第四,四个方面的突破可圈可点:地域、性别、自我限制和想象力。诗无定式,但有迹可循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鲁若迪基的这部诗集颠覆了传统诗歌,有诸多独创和先锋性,以及难以磨灭的突破口。其一是其随处可见的显著的地域文化性,从《雪封山》的横断山脉小凉山泸沽湖,到《深圳》《青岛》《索马里》《曼哈顿》《艾菲尔铁塔》等,落地生花,笔触祖国大好山河到世界各地,可以看到一个行万里路的国际诗人行吟足迹,其诗言之有物没有玄机,老老实实抒写脚下土地,清丽之风扑面而来,景与情的交融,诗与远方同在。“雪轻轻地/落在泸沽湖上/比雪还轻的/是我的脚步/落在姑娘的心上/花楼里/住着我如水的摩梭女人/她的笑容/能融化千年的雪/她的目光/能融化万年的冰/每次我烟一样飘进去/就会在爱里迷失”《雪落女儿国》不仅写泸沽湖,而且倾诉爱情。其二,他的诗既有《铸剑》铁骨铮铮刀光剑影之雄浑,也不泛柔情蜜意,跨越性别,自成一体。如《给你》《爱的背影》《阳光照在你眼睛的一瞬》《有一种恨不是最深的爱》《当你不再爱我》《碎》《远走的爱》等篇章,无不让人从骨髓读到情天恨海、爱恨交加和爱是美好的却又是不能忘记的。如“爱我你说没有理由/恨我明明白白/可是,姑娘啊/我不能因你的爱爱你/更不能因你的恨恨你”这首《有一种恨不是最深的爱》,表达了爱恨交替、剪不断理如乱麻的心绪,唯有爱情感人至深的意境。其三是读到诗人走出了小凉山不囿于狭小天地的限制。诗集中,除了有关小凉山篇章里读到强烈的民族自信自砺自豪感外,他不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困于传统定式思维,而是冲破篱笆,如脱缰之马在草原驰骋,又如天马行空;亦如山间清溪流淌冲破大山重围归入大海大洋。风风火火闯九州,路见不凡写成诗。在题材的广泛、思维的开阔等方面,成功地走出了小地方诗人容易陷入的自我限制,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突破。苦荞粑粑醮蜂蜜,土豆加苏浬玛酒。创建了土洋结合凝聚成精气神的鲁若迪基诗歌风格,我不自量力地给这位中国少数民族诗歌领军人物贴个地理标志,姑且妄称为“小凉山诗体”。其四是诗作展示出无穷的想象力。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诗人鲁若迪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广阔视野博大胸怀,加上小凉山这块母土不断滋润,给予了他思想长上翅膀和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读《餐桌上的粮食》:“这些番茄面包/这些奶酪热狗/这些黄油咖啡/这些牛奶……/然而/小凉山上/我面对土豆/就无法回避/土豆后面的/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耕牛/耕牛后面挥汗如雨的/农人……”由番茄、面包等机器产物,联想到小凉山、土豆、土地、耕牛、农人,展示出了丰满而充沛的想象空间和无尽头的想象“黑洞”。脑洞大开,诗意盎然。

偶来探竹杖,独立浄诗神。一本书,6年后重读历久弥新,仍然感受到温馨和触摸到温暖,可当作如我这样文化程度不高而爱读书者枕边书,读上几首一觉可睡到大天亮,晨起吟诵几首,可当作心灵鸡汤来品尝、欣赏。这就是无可挑剔堪称经典神作的魅力。这本书不仅是一个普米人的心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诗人乃至汉诗的心经。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著名作家彭学明来云南讲学时曾说,鲁若迪基未能获得鲁迅文学奖是一大遗憾,他特意朗诵鲁若迪基的诗作《小凉山很小》,形容此篇堪比余光中的《乡愁》。同理,《一个普米人的心经》与鲁迅文学奖擦肩而过不全是遗憾,而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然,也还有无数的海内外大家把美誉给了鲁若迪基的诗歌。但我仍然要说,鲁若迪基离摘取诗歌上王冠、登顶文学高峰仅差一步之遥了,仿佛触手可及。因为,于我们成千上万少数民族读者而言,鲁若迪基就是诗神就是谬斯,也是类似于文豪鲁迅、高尔基再生、诗神郭沫若转世。有数不尽读者的鼓励,相信诗界苦行僧鲁若迪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他会信心满怀勇往直前爬上文学最高峰,注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作者:和振华丽江市市场监管局工会



校对:董国华

二审:杨宏武 吉克木呷
终审:郭秀芬
投稿邮箱:932943119@qq.com
友情链接:人民网 |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工网 | 云南省总工会 | 丽江政务网 | 丽江日报 |